TAPA 7月14日-15日 Joshua Tree National Park 外拍活動,我們特別開這個專欄,提供所有參加的會員一個分享,互相觀摩,討論釋疑的地方。 我們不建議在LINE分享,因為相片品質難以提供深入討論空間,也請上傳原尺寸相片。 希望大家踴躍上傳,熱烈討論!
謝謝黃會長的指正,真是受益匪淺!🙏
您一下就點出我照相常犯的錯誤,就是照的太正面,看起來有點呆呆的,我女朋友Sarah也常這樣說,她歸咎於學理工的可能比較呆板 😂
第十四張鐵片圓圈的照片很有意思,我在做後製的時候也發現,如果眼睛看在不同點,會呈現兩種不同的影像。
我還有幾張Arch Rock和Skull Rock的相片,待會再上傳請求指正。 謝謝!
Robert第一次上傳的片子比較模糊,我猜想是不是上傳小檔案呢?或是有其他原因?可否請你讓大家知道問題何在,可以讓大家日後可以避免相同問題。
抱歉, 拖到現在才上傳 Joshua Tree 的照片, 請前輩和老師多多指教. 謝謝!
謝謝黃老師的評片指導,受益頗多。期待不斷有著這樣的學習機會。
黃老師只分享兩張我們是不過癮的!可否找個時間分享告知您在那個點想到什麼?為何那樣拍?謝謝!
我總是拿起來就拍,回家再找出可以看的照片!
謝謝黃老師及劉老師指導。
謝謝黃老師的指教!
To: Dennis Liu
歡喜做,甘願受。
To: May-Lain Liu
我以為Morongo Casino Resort的大門鋼架建築非常有特色,因而吸引我們造訪。
我們的初衷是為了建築物本身,也想讓沒有去過的朋友,透過我們的相片去身同感受。
那麼,我們取景的角度是否得著重於建築物本身。但是攝影原本就是光影的創作,我們如何在光影與建築二者之間取得協調就看攝影者的構思了。
我也以為,建築本身多樣化,光影也呈現建築物本身的精彩內涵,因而也打破構圖說的所謂黃金比例。說明白點,因為建築本體和光影已經完美的結合,它,就是一個大主體。
我們可以盡量凸顯建築的美,融合其光影,至於所謂的比例就不是個可以限制我們的枷鎖。
謝謝黃老師,感謝您花那麽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教導我們!
我的又是另一種比例, 請黃老師看看, 謝謝
黃老師: 信雄的最後一張和Dennis 的第五張相近似 ,但是信雄照片影子及建築是各占一半的畫面 ,Dennis 的是1/3, 2/3的格局 我覺的好像 1/3 , 2/3 的比較有氣勢, 請問你覺得如何呢? 構圖上來說那一種比較好?
多謝黃老師的指導!獲益良多!
這趟Joshua Tree原本以為做足了功課要去夜拍,沒想到收穫卻是在白天,再次謝謝黃老師和劉老師費心的指導!期待下次的外拍!
To: Tammy Tien
第一張片子,覺得鏡頭太近,使得整個畫面有些狹窄壓鬱,人像,非必要時候,保持完整。
第二張片子,佳作。夕陽染黃了山谷,點亮了樹木與草叢,片子充分將此一美景刻畫出來,又藉由專心的攝影者,畫龍點睛,照片有了生命力。
第三張和第四張片子,美麗的線條和光影。我注意到都有簡潔的人物,有趣味的動作在畫面裡,為這二張照片加分了。
第五張片子,五環結構,加上好構圖,是張好片子。好觀察力!
第六張片子,椅子鐵羅漢,構圖好,有張力。
第七張和第八張,其實二張都不錯,我相信都會有人喜歡。真要問我個人愛好,我會選第八張,感覺畫面較俐落。
To: Dennis Liu
請不要幫我套套子,我壓力挺重的。我第一次在你們夫妻的鼓舞之下,嘗試與會員們交流,期待能發揮一些些效果,(不顧是否說錯或是自曝管見)。小老頭看片話多了,有點怕怕了。
第一張片子,拍照有構思,都說攝影就是依賴在相機後面的那顆大頭。我以為你的設想是很好的,一定要拍下來參考,構想成品後我覺得畫面有些鬆散,還是May那張片子表現方式要好一些。
第二張片子,或有些趣味,可以充作花絮。
第三張片子,岩石不高大不壯觀,天空與岩石將畫面對分,覺得空蕩無力。
第四張片子,地面的線條起至對角而與建物相呼應,構圖很棒。
第五張片子,視角很特別,在不經意的地方發覺美麗的角落,特棒。
第六張片子,攝影就是光影的擷取表現,那影子加分,與主體結合成強有力的主題。
第七張片子,色彩,線條,光影構建一幅動人作品。
第八張片子與第九張片子,我都稱為花絮,鮮明動人的神情,也是需要快速的觀察和動作才能抓拍到。除了可以得到一些有趣的作品之外,也是很好的練習。第九張片子頭髮漂亮的逆光,拍的真棒。
謝謝黃老師提供這個機會,讓我們能互相分享 、學習與進步.
請老師們指正.老師們辛苦了
請問最後這兩張中,哪張感覺比較好?
更歡迎大家提供意見,一起討論!
良師益友難求,在我們學習的路上,有人願意給您建議,表達不同的看法,并不是常有的。您不希望知道自己照的好不好嗎?您想知道別人能夠感受到您想表達的嗎?您想知道那些地方可以改進嗎?趕快上傳您的照片,請黃老師指導!
我在照第二張時是想照它的pattern 又看到有影子在上面 就照了 應多看看或是換換角度 謝謝賜教
To: Wendy Yang
修改後第一張,請參考例以下。
修改後第二張,原圖修改後失去很多細節,很可惜,維持原圖為佳。我的說法是,拍照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,主體靠夾角。
再放幾張破銅爛鐵,請老師們指正!
請問老師最後這兩張那一張的表現比較好?
謝謝黃老師的指導!放上修改後的兩張!是否好些?
Wendy 讚! 看了黃老師的講評讓我學習如何欣賞! 這真是難得的機會!
To: Wendy Yang
第一貼
第一張和第二張是相同的主體,不同的表現。妳看到了光,又能把光芒拍出來,很棒的表現。第一張的色調能夠襯托光芒,又有光亮的邊緣適當的描邊,讓暗部有戲。第二張就有點視覺凌亂,注意力的焦點容易被右邊鍋子的強光干擾,另外物件表面的髒亂因為曝光亮而缺點盡現。
第三張,攝影的標地物,有時候可以明示,有時候也可以暗喻。我以為你將光芒放在物件框裡面,能夠將我們的注意力一下就拉到主體,很好。主體曝光有點不足,配合光芒,卻可以促使我們想去發掘到底是什麼東西。
第四張,文件和本身的影子構成L形。夾角指向藍色半圓形,而圓形又與主體的圓形螺旋相呼應,觀察力佳。
第五張,佳作。白色主體落在外型與之蠻呼應的影子內,又有前方褲子作前景,強力襯托。非常令人激賞。
第六張,構圖若是從左下方夾角發起。不知會不會有所不同。
第二貼
第一張和第二張,乾淨俐落,簡潔有力。
第三張,我一向喜歡嘗試旋轉相機,將主體從角落發起,看看會有什麼不同。
第四張和第五張,影子投射在框架裏面,顯現光影裡面,很棒的攝影眼,拍出很棒的片子。
第六張,構圖不錯,主體的表達稍微弱了些。
第三貼
第一張,我覺得所帶到的景不夠突出,人物的故事性想像空間也好像不是太夠。
第二張,看這張片子的時候,知道有人在拍照,也不覺得有什麼突兀。既能欣賞日落黃金披甲的美麗,也能感受攝影者的樂趣。
第三張,有人物當前景,襯托落日美景共賞氣氛。
第四張,加入Joshua Tree作為前景是個很棒的構圖,適當的說明了環境與地點。在當時能有如此構思,就是這很好的攝影眼。
第五張,和第四張一樣,都有光芒。能夠立刻調整光圈,拍出光芒,片子增色很多。前景帶入一對情侶使畫面有故事性。
謝謝Dennis老師的賞圖+審圖!
Wendy 的功力眼力,確實不一樣!
請不要說“老師們“,這樣我們(我比Wendy更晚入門)這些晚輩,就不能加入討論了!
第二個 post, 我喜歡等四張和第五張,除了虛實的物體和 影子 外,Wendy又用了Frame的Concept。這個讓我想到,同樣的景色, 爲什麽,我連看到沒有看到?需要加油了!
第三個 post, 讓我想到,很多人照相,很怕有人在您的相片中,其實,風景是大家的,每個人都有權力去欣賞,若是避不開,把人融入您的相片中,常有特殊的效果,有時還會更加出色。這幾張相片如果沒有人或是Joshua Tree, 就少了主題,也就沒有什麽意思了,您們認爲如何?
這張是用盡我的PS技巧拿掉許多人!比較OK一點!
這張拿掉一個人!
功課做完了等著老師們指正指導!
第一個拍攝點,比較喜歡的幾張!
請前輩多指教,有段時間沒這樣拍照了!
謝謝黃老師的建議,譲我收穫良多,下次要各個角度都去嘗試拍攝。
To: Dennis和會員朋友
Dennis所提出來的Regina 拍的第三張片子的看法,我覺得很值得大家來討論。
請勇敢表達你對原片子的表現方式和Dennis建議的表現方式,發表你的看法,我相信會給大家日後拍照,帶來很大的幫助。
To: Hsin-Hsiung Huang
第一張片子,紀錄著參加外拍的許多會員,會令人回味當時情景,彌足珍貴,也是攝影真諦之一。每次外拍總有會員會記錄點滴,萬分感謝。
第二張星軌片子,拍得很好。我看像是疊加的片子。前景也很不錯,很用心。
第三張片子,很好的構圖。都說攝影要多用幾個不同的視角,可以供會員們參考。
第四張片子,前面模糊的樹形成色塊,可以充作前景。但是,整張片子吸睛度有些不足。可以參考我提供的例子,將陽光的光芒拍出來加強潤色。
第五張片子,題材和Rrgina Yang的第四張相同,可以給會員們參考。我很喜歡影子,充份加強了對主體的呼應而產生的趣味。
第六張片子,完整圓弧的影子,吸睛好看。
To: May-Lain Liu
第一張片子,Arch Rock 有著特殊的外型與內涵,可以有很多視角,或全景,或特寫。
此處原就是拍銀河,星軌的熱門景點,外拍當天我們只是介紹景點,人太多以及沒有很多時間緣故,難以拍出吸睛片子。
期待大家利用空閒時間,小團伙一同發揮創意創作美作。(因為可立腳架處又不互相干擾之處不多,也可能會遇上幾個同好)。
第二張作品是個傑作。照相的Robert姿態恰與Juniper Tree的樹形相呼應,除了趣味之外,也可以感受到一定的意涵與禪意。
第三張片子主體過於置中以及人物拍攝標的沒有好的暗示。也要注意,主體的背影也太過於端正,稍微有點斜面會更好。
第四張片子,剪影著重蘊涵的趣味或意境,而這片子人物稍微雜亂,而那一對舉手的情侶又不夠突出。
第五張片子,你看到形像章魚,這是很好的攝影眼。經過你的說明也越看越像了。若是你很有感覺的時候,或許可以嘗試去拍更多的角度,看看有沒有可能凸顯頭形,有沒有可能將頭前面的石形當觸腳。
想與大家分享我最後一張的想法: 我看那石頭有點像章魚, 所以想將那柔軟與延展性表現出來, 希望聽取黃老師及其他前輩的建議.
黃老師鼓勵大家一起討論,提出您的看法,讓大家一起進步。我提一點意見:
1. Regina 的第三張,若是把人擺在右下方,不知是否會好一點?原圖感覺上人沒有多少伸展的空間!
2. 信雄 的星軌照的不錯,可惜那一天我們未能找到好的前景。第五張以及第六張的構圖我都很喜歡。
3. 照日落因爲光比太大,若是只照一張很難把明暗都照出來。我用Bracket , 然後後製做了一些處理,不知是否有比較好?
沒有對錯,純粹討論,希望大家都提出您的意見。
Teacher Huang, Thank you for your helpful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!
請各位老師指導。謝謝 !
To: Regina Yang
前面二張片子,由於第一張人物的動作沒有任何與景觀的關聯性,故事性,所以選片時候就會被淘汰了。
第二張人物自拍時候的神情動作可以襯托夕陽的美好,作為人物速寫很好,也可以加強效果,拍攝時候,轉個角度,帶進夕陽景色會是另一種效果。
第三張片子的故事性很好,構圖也不錯。尤其外套的顏色和下襬飄動更是加分。
第四張片子,主題太暗,影子不完整,因而訴求主題就不明顯了。可以考慮把主體拉亮,或可以看出一些亮光。
第五張片子表現建築物在汽車車身的倒影。一般都會強調在車身的倒影,你卻拍出結合建築物本身,開啟了我的一個新想法,謝謝。這片子我想要將車身的倒影稍微調亮一些,但又不要太亮,免得破壞整張片子的和諧。
第六張建築與影子的配合很好,好看。由於這地方拍攝跟鏡頭的選用有很大的關係,若沒有大缺失,就不提建議了。
to: 各位親愛的會員朋友
我一向很尊重個人的創作角度,請了解我的看法不代表你創作時候的想法,你的獨特思考決定自己的作品風格,請將我的看法只當作一個參考。
我很鼓勵所有朋友,可以的話,可以簡訴自己拍片時候的心境與看法。
也請大家參與討論。
我也上傳一些 請黃老師指教!
Teacher Huang, Would appreciate your feedback. Is it better to have subject's back or face in the sunset shots, etc.?
请黄老师指教。
6 档减光镜片, ISO 50, F/18, 1秒拍风车。
第一張片子的構圖,有三個標的物分立三角,二道卵石排列彎曲道路延展而去,骷顱頭在黃金位置,很是吸睛,我很喜歡。
有一個小缺點,骷顱頭和後方的樹葉黏在一起,和拍攝人像一般,避免頭上長角,若能夠拍攝時注意,或是檢看相片後重拍一張為佳。
第二張片子沒有前景搭配,效果弱了。
第三張片子似乎沒能表現出建築物的特點,可能因為鏡頭不夠廣角吧。
第四張片子,我認為以你約28mm鏡頭來說,取景構圖都很出色。
這是兩張幾乎同時間拍的兩張相片,就是拍攝角度有一點不同。完全沒有裁切。
我在大家都拍完的前一時間,想到拍個例子來與大家說道、說道,就趴下按了兩次快門。
第一張拍完,發現這棵樹的後面雲彩被樹遮斷,右邊的岩石也不完整。
我馬上調整拍攝角度,相機位置只往左下偏移一點點,就是一點點,結果就有不同了。
我有跟幾位會員提了建議,右邊岩石盡量拍完整,或是不要讓雲彩被遮斷,我就用這二張相片做例子了。